来上海有一个月了,每天都在不断接受新知识、开阔新视野可编程控制器是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新型自动控制装置。由于它可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而且具有体积小、组装维护方便、编程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是现代工业自动化三大支柱之一。随着技工教育的进展,为了适应 PLC 日益广泛应用形势,近几年,许多技工学校都开设了 PLC 这门课程。技工学校专业课程在理论要求方面难度不亚于大专院校,而技校层次的学生基础较薄弱,且近年生源素养不断下降,增加了技校老师的教学难度。另一方面,在新技术的专业课教材使用方面,没有成熟、统一的技校配套教材。如何在技工学校教好这门课程?现在笔者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 PLC 教学的一些见解。《PLC 原理及应用》课程具有多变性、综合性、典型性、实践性和有用性五大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既有一般又有特别,既有新授又有复习,既有理论又有实训,既有工作原理又有编程方法,既有典型单元程序又有复杂有用案例,同时技工学校的学生又是一个学习基础、习惯和动机差异很大的群体。这就决定了我们技工学校的老师一定要根据本课程不同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我们老师还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如何充分调动广阔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发挥广阔学生主观能动性上多下功夫。但调查讨论发现,目前担任《PLC 原理及应用》的很多老师实行的“”“”“”是 一言堂 和 填鸭式 的教学,势必也就造成了 言者津津,听者昏昏 的教学局面。我们知道,用于教学的 PLC 教材,在编写时一般是根据:基本原理、基本指令、基本应用、基本操作等分成各个独立的章节。编者根据结构严谨性进行编书,老师实施教学时,则要考虑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过程而开展教学。这是教材使用者要注意处理好的问题。假如任课老师根据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就是要将全部基本指令学习完毕,再学习基本应用,基本学习完毕再进行基本操作的学习。这样,在一段期间内学习完所有指令,学生学习后的印象不深刻,容易混淆,到基本应用的学习时,又得重新对所涉及的指令进行学习,效率不高。所有理论学习完后,才进行基本操作,不能互得益障,教学效果不好。为此,我在 PLC 教学中采纳了课题式单元教学,重新自编教学内容。任课老师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了上百个 PLC 应用实例,并通过筛选、整合成五个单元,每个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