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寻找鱼化石之美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寻找鱼化石之美_第1页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寻找鱼化石之美_第2页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寻找鱼化石之美_第3页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寻找鱼化石之美3 月 22 日,张弥曼接过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 2024 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词称她“开创性的讨论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推动了人类对生物进化史的认知进入新的阶段”。颁奖仪式上,她身着中式长裙款款上台,全程脱稿,英语、法语、汉语、俄语和瑞典语转换自如,优雅的气质和幽默的语言令网友备感“惊艳”。大家热情地称她为“中国科研玫瑰”。身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荣誉、声望对她来说早已不是新奇事。可这一次的“走红”还是让她有些不习惯。在她看来,这些荣誉属于中国古生物界,而她,只是幸运地“被天上掉的馅饼砸到了头上”。1953 年,为响应国家“地质报国”的号召,张弥曼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后赴莫斯科大学学习古生物学。在动物学家伍献文的建议下,张弥曼选择古鱼类讨论,从此踏入生命演化“失落的世界”——包括人在内的四足动物起源过程。那时的张弥曼,每年约有三个月都随地质勘探队在荒野采集化石。其时野外勘探基本靠腿,一天步行 20 公里是家常便饭,忍饥挨饿更是常有的事。有一次,队里发了一斤米饭,张弥曼竟就着几块酱豆腐一扫而光,创下“个人纪录”。回想起这些,82 岁的张弥曼露出一丝顽皮的微笑,“再远我也能走下来,而且不比任何人慢。”根据进化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陆生四足动物都是由鱼类逐步进化而来的。但究竟是哪种鱼类,一直是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瑞典学派权威都认为,总鳍鱼类是陆地四足动物的祖先。1980 年,张弥曼赴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访学,带去了在云南曲靖发现的“杨氏鱼”化石,开始用“连续磨片法”对这种中国的总鳍鱼类化石进行讨论。“连续磨片法”需要讨论者付出极大的耐心:把化石封在石膏模型中,每磨去 1/20 毫米,画一张切面图,再磨、再画,直到整块化石磨完为止。张弥曼夜以继日地工作,很多时候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博物馆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不睡觉的中国女人”。有人给她搬来躺椅,有人在她桌上放一束鲜花,以表敬意。她用了不到两年完成了绘制工作,只有 2.8厘米长的化石,她足足画了 540 多幅图。制图过程中,张弥曼发现杨氏鱼并没有内鼻孔等鱼类“登陆”的关键构造。此前,瑞典学派权威认为,杨氏鱼属于陆生四足动物的祖先总鳍鱼类。张弥曼提出杨氏鱼是一种原始的肺鱼的“异见”,直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从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光临小店,本店以公文和教育为主,希望符合您的需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