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为帮助广阔中小学老师提高师德水准,提高教育素养,使老师尽快适应改革的需要。通过对全校老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使我们真正地认识到老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育、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因为他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没有老师,人类难以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或浑浑噩噩的境地。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是人类掌握“”知识、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老师的职业要求我们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但教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老师并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老师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要 守身如玉 , 一尘不染 ,敬业尽职,专心致志,作好教育人的工作。做一名真正的老师,名副其实的老师,必须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严以律己的精神。老师要胜任当代社会的教育工作,不仅要有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老师职业道德是老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法律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老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一、坚持知和行的统一就是要把学习道德伦理、提高伦理认识同自己的行动统一起来,使伦理与实践相结合。二、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老师要真正担负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责还必须把这内在动机转化为行动,用老师道德的基本原则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以提高实际效果。三、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老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既要用外在因素进行自我约束,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结合。四、坚持个人和社会结合在老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要把个人与社会结合起来,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五、坚持继承和创新结合师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进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在进行师德修养中,创新与继承必须同行。必须在当代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基础上,在新的教育实践中,借鉴传统的优秀师德,重建新的更高的社会主义师德。总之,师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既要有崇高的师德理想作为个人修养的目标,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有切实可行的具体要求;从现实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入手,刻苦磨练,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才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