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设计完整版《春》教学设计完整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 3、感受作者对春的希望、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新生命之情,对希望的向往之情。 二、教学重点 品味研读五幅图画。 三、教学难点 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春天是绚丽的,她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于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描绘春天、歌颂春天。今日,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朱自清的散文《春》,具体感受一下春天的美好。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中的思路。 3、分析文章结构 盼春 (殷切、喜悦) 绘春 (清新、温暖) 春草图──草报春──生机勃勃 春花图──花争春──—百花盛开 春风图──风唱春──—和风吹送 春雨图──雨润春──—轻柔宁静 迎春图──人迎春──—喜悦希望 颂春 三、品味研读 1、春草图 (1)从哪些角度描写春天的小草? 质地(嫩嫩的、软绵绵的)、颜色(绿绿的)、范围(园子里、原野里、满是的) (2)这样的小草给人怎样的感受? 春草充满生机与活力,给人以欢乐。 (3)“钻”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2、春花图 (1)、这段文字是抓住那些特点来描绘春花图的? 主要是抓住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写的。 (2)写春花是根据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色彩艳丽香气浓郁的特征。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句序能不能颠倒? 不能,这三种颜色是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的。 (4)“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仿佛”的作用是什么? “仿佛”一词由实到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5)写蜜蜂闹和蝴蝶飞与春花图的描写有何关系? 侧面写春花,用蜜蜂、蝴蝶的繁忙表现了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6)“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这个“闹”字用得极妙,不禁使人想起古代诗人宋祁的一句诗:红杏枝头春意闹。 (7)找出文中的拟人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一句就把花当作“人”来写,将竞相开放的花态写得栩栩如生。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