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老师活动【引入】把元素按元素周期律排成一个表格,这就是元素周期表。【沟通与讨论】周期表中每一行为一个周期,指出周期表中有多少个周期每一周期各有多少种元素每一列为一个族,指出周期表中有多少个族。【讲述】把 1、2、3 周期称为短周期,4、5、6 周期称为长周期,第 7 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18 个纵行,除了 8、9、10 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 族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16 个族。其中 7 个主族,7 个副族,一个 0 族,一个 Ⅷ 族。主族用 A 表示:Ⅰ A、Ⅱ A、Ⅲ A、Ⅳ A、Ⅴ A、Ⅵ A、Ⅶ A。副族用 B 表示:Ⅰ B、Ⅱ B、Ⅲ B、Ⅳ B、Ⅴ B、Ⅵ B、Ⅶ B。第Ⅷ族: 8、9、10 三个纵行 零族:第 18 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思考】根据已学过的 1-18 号元素分析,元素所在的周期、族,各与原子结构的哪一局部有关【板书】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思考】参照 1-18 号元素,指出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讲解】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举例】依据碳、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以下空格中填上必要的内容。【板书】〔1〕、核电荷数: 碳氮〔2〕、原子半径: 碳氮〔3〕、非金属性: 碳氮〔4〕、热稳定性: 甲烷氨气〔5〕、酸 性: 碳酸硝酸【小结】同周期元素由左向右,随着核电荷递增,最外层电子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沟通与讨论】根据氟、氯、溴、碘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以下事实1、它们的单质与氢气反响越来越难。2、它们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氟>氯>溴>碘。分析同一主族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增加的变化【小结】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失去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举例】根据氮、磷、砷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对以下各物质的性质排序〔1〕热稳定性:PH3、 NH3、AsH3。〔2〕酸性强弱:H3PO4、 HNO3、H3AsO4。【问题解决】第 9 页【归纳】图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