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全省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省人民政府定期将监测、预报情况予以公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执法谈谈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重构谈谈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重构作者李凌云论文摘要: 在《劳动法》颁布 10 周年的日子即将来临之际,有必要对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进行全面的审视。本文从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劳动关系立法模式和协调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劳动关系立法模式和协调机制的具体措施。一、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 1994 年 7 月 5 日我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这是一部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这部《劳动法》顺应了当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需要,为全面施行劳动合同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也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逐渐转化形成了为一种三层次的调整模式,即劳动基准法调整全部劳动关系、集体合同调整集体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调整个别劳动关系。但是,由于当时立法者观念的局限和立法技术的落后,这部《劳动法》还存在着许多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子。以市场经济为价值取向的改革深深触动了以往的固有劳动关系基石,引起了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冲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外资企业的大量进入,我国的劳动关系已经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而现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固有缺陷,直接影响了当前劳动关系的良性发展。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呈现以下特点:1、劳动争议数量直线上升。从统计来看,劳动争议的发生率逐年上升,2000 年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案件达到 204605 件,是五十多年来案件数目的总和。以上海为例, 1995 年至 1998年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三年翻一番,而 1998 年至 2000 年两年又翻了一番,2001 年达到 13,000 余件。2、劳动争议的处理呈现诉讼化、信访化的倾向。据有关资料显示,1995 年以来,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提起诉讼的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 1995、1996 年近 30%左右,1997-2001 年近 50%左右;上海市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去年曾对2297 件劳动纠纷案件进行分析,发现 80%的问题是有法可依的,但其中只有 27%的人愿意走法制道路,另有 35%的人不置可否,更有 38%的人则表示宁愿找有关信访部门。3、劳动争议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