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365】传承中国精神,谱写青春华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1948 年 5 月 25 日,“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前进!”董存瑞的生命之花绽放在炮火里,那一年,他 19 岁。1962 年,塞罕坝是一片荒漠,来自全国的 127 名大中专毕业生和 242 名工人,用了整整 55 年,把荒漠变成了林田。2012 年 11 月 25 日 12 时 48 分,在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战机于“辽宁舰”上成功着舰后,歼一 15 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这一刻,距中国首批舰载机成功着舰起飞仅仅十多小时,距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入列整整两个月,他实现了自己航空报国的诺言。2017 年,13 岁的女孩果果突患重疾,生命进入倒计时。女孩离世后,她的父母将女儿的器官捐赠给五个生命,这对平凡的父母解除痛苦的方式是付出更多的爱。2018 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李云鹤,一生致力于文物修复保护工作。今年已 80 高龄,仍坚守在文物修复保护第一线,他是国内石窟整体异地搬迁复原成功的第一人,也是国内运用金属骨架修复保护壁画获得成功的第一人。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在生活中闪耀真善美光芒的人,都是“中国精神”的践行者。新的时代,新的征程,作为年轻一代的你对中国精神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家国认同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内容限制。这是一道多材料组合式作文题。作文所给五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精神的内涵。题目中“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在生活中闪耀真善美光芒的人,都是‘中国精神'的践行者”一句既是对材料的概括,也是对写作内容的规定。中国精神内涵丰富,可以理解为奉献、牺牲、爱国、敬业、奋斗、大爱等,但考生要紧扣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中国精神”进行写作,避免立意泛化,没有针对性。2•立意限制。题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即考生要围绕“中国精神”确定立意,写出“对‘中国精神'的思考和认识”,还要抓住材料中的“新的时代”“新的征程”等关键信息,写出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写出“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如此才是最佳立意。立意时要把“中国精神”和所给材料结合起来,不可空谈中国精神,也不可只以单则材料为基础进行立意。3•价值取向限制。所给材料中,无论是为国牺牲的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