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生态文明 建设山水千湖—— 千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调研报告 我县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主要由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实施完成。 一、基本情况 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我县千河谷地下游,主要由冯家山水库及渭河一级支流千河千阳段构成,呈西北、东南走向,总面积 7156公顷,其中:水域面积 1402 公顷,水库及河岸两侧耕地、林地、荒地面积 5754 公顷。涉及我县南寨、崔家头、城关、陈仓区桥镇冯家庄村 3 个镇的 8 个村,635 户 2392 口人。主要对湿地内大天鹅、灰鹤、芦竹、荷花等珍稀动植物实施生态保护,同时进行水源地保护。湖内有 10 多种淡水鱼有属于国家级保护鸟类的大天鹅、灰鹤、白鹭、豆雁、针尾鸭等野生珍稀水禽以及丹顶鹤、黑鹤、白鹳等多种珍稀迁徙鸟类共 71 种,其中湿地鸟类 41 种。保护区区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 1402 公顷,缓冲区 2066公顷,实验区 3688 公顷。保护区内现有湿地植被类型 2 个、16 个群系,高等植物 57 种。生物资源丰富,湿地景观优美,生态系统完整独特,良好的自然资源为水禽栖息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每年冬季有大量多种鸟类在此栖息和逗留。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是 2008 年 11 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总面积 573.2 公顷,地跨草碧镇、城关镇、水沟镇3 个镇 12 个行政村,912 户 4392 口人。公园西起草碧镇新兴村和水沟镇柿沟村,东至城关镇千阳中学南北宽约 7.7 公里,东西长约 6.3 公里。公园规划为湿地保护保育区、科普宣教展示区、湿地观光休闲区、湿地管理服务区四大功能区。 二、主要做法 一是全力修复湿地生态植被。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积极修复退化湿地植被。沿千福公路两边荒坡地带,填土整理,种植小冠花、波斯菊、美国石竹、婆婆纳等宿根花卉 70 亩,修复植被裸露区域,美化环境。在千河南北两岸栽植雪松、侧柏、杨树、柳树等大苗 9.3 万余株,营造水源涵养林 660 亩。沿河堤新栽合欢、银杏等绿化苗木 6600 多株,河堤护坡栽植连翘、迎春等矮化植物 3 万余株。在湿地周边栽植绿化树木 380 多万株,建设绿地 320 亩,有效恢复了湿地植被,为水禽生活和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是着力强化湿地水源保护。积极采取多种保护措施加大对湿地公园水体的保护,在湿地公园区域内的 12 个村新建垃圾屋 200 多个,在公园安装环保厕所 10 个,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