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统图画书坚守者

传统图画书坚守者_第1页
1/3
传统图画书坚守者_第2页
2/3
传统图画书坚守者_第3页
3/3
传统图画书坚守者于大武,1948 年生于北京。曾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连环画册、少儿图书、期刊的编辑工作,同期创作了许多连环画和儿童读物插画作品。自幼长在北京的他,对老北京和小时候听说书老人讲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等传统故事,有着十分的热爱,他曾说过,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小时候听的那些故事都画成图画书,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哪吒闹海》《三国演义》《北京的中轴线》《北京的春节》等一部部用中国画画就的图画书。由于喜爱绘画,于大武自小学到初中每周坚持到当时位于景山的北京市少年宫美术班学习画画。后来赶上“文革”,于大武就在学校搞宣传、画毛主席像。1969 年中专毕业,他被分配到北京手扶拖拉机厂做工人,单位知道于大武擅长画画,便留出时间让他进行创作,参加职工美术展览。1972 年,在人民美术出版社老社长邵宇的主持下,举办了北京农业脱产局美术学习创作班,由各单位选送创作人员,于大武自此同人民美术出版社结缘。经历了美术班的系统学习,于大武的绘画技艺迅速提升。初入画坛,于大武擅长中国画,也进行了不少创作。1973 年,于大武同四位画友共同创作了中国画《春雨》,作品入选北京市美术展和全国美术展览,并发表在《光明日报》上。1976 年,于大武创作的中国画《农机新花迎春开》入选北京市美术展览并被选入文化部主办的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5 周年美术展览,人民美术出版社将该画选入展览画册。1978 年,于大武正式进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在连环画编辑室任编辑,于大武终于进入了美术核心的工作环境,也开始了他崭新的艺术创作道路。由于工作接触和需要,于大武开始创作连环画,他说道:“连环画创作最为关键的就是平常对素材的积累,只有这样,在画的时候才能让画面更为生动、更具时代感。”他将自身对中国画线描技巧的理解和写实造型的探究融入到连环画的创作之中,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连环画作品,如《石头梦》《十二女将征西》《区寄脱险》《陈胜与吴广》等,特别是后来在 1986 年创作的《成汤与夏桀》入选中国连环画作品展赴英国展出。1992 年,于大武提笔创作《西游记》。于大武笔下的孙悟空是一个更贴近孩子形象的顽皮猴子,平头翘毛,眯着细长的笑眼,时而上窜下跳,俏皮活泼得几乎从纸上跳了出来。画作还未全部完成,就已入选了中国现代绘画原画展,在日本进行了展出。经过两年创作,《西游记》再次由日本讲谈社出版,并于同年获得日本产经新闻出版文化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传统图画书坚守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