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逻辑推举的书本有哪些1、是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Sandel)的《公正》,里面全部是讲的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比如,电车难题、谎言、公平,深化浅出,顺带跟你讲哲学家们是如何思考这些问题的,将从古至今的大哲学家的哲思串起来讲,实属不易。这本书没有较真,没有定论,只有满满地哲思和逻辑辩证,你关键要看他的思辨过程,而不是结果。2、叔本华的《叔本华论说文集》里面的论人生、论艺术、论宗教、论人的本性,看后你会有种接地气的感觉,对之前道听途说的很多问题看法会有进一步的认识。他里面讲述的结论,并不是盖棺定论,而是通过逻辑推导,一步步呈现在你面前。有些话我建议读的时候反复去读,思考他的前后逻辑和推演过程。下面摘抄一段给你参考: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因此,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一句话值得反复回味:幸福属于那些容易感到满足的人(这也是尚福的妙语所表达的同一样思想,我把这句妙语作为警句放置这本书的开首)。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人除了依靠自身以外,无法有确切把握地依靠别人;另一个原因则是社会给人所带来的困难和不便、苦恼和危险难以胜数、无法避开。猎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定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首先,生活在社交人群当中必定要求人们相互迁就和忍让;因此,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只有当一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拘谨、掣肘不可避开地伴随着社交聚会。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一个人躲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一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一言以蔽之:一个人只会感觉到自己的自身。进一步而言,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这是根本的,同时也是必定的。假如一个人身体的孤独和精神的孤独互相对应,那反倒对他大有好处。否则,跟与己不同的人进行频繁的交往会扰乱心神,并被夺走自我,而对此损失他并不会得到任何补偿。据说,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