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工作经验沟通多点切入、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关工委工作—甘孜州炉霍县关工委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组织和领导对我的信任,让我有机会站在这里分享在关工委工作中的心得。不妥之处,敬请领导和同仁批判指正。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位于甘孜州中北部,东接道孚、西连甘孜、南临新龙、北靠色达,东北与阿坝州壤塘相邻,处于“浅藏区”向“深藏区”的过渡区。全县五老干部 20 人,干部志愿者 30 人,留守儿童 1100 余人。五年来,县关工委根据省州关工委提出的“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配合、主动作为”的工作定位,积极探究民族地区关工委工作的有效方式,推动我县关怀下一代工作创新进展。一、组织结构合理,队伍稳定一是落实工作经费 10 万元,县关工委工作初步实现“四到位”(认识、领导、措施、保障),“三纳入”(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进展总体规划、纳入党政目标考核)和“三有”(有钱办事、有人办事、有地方办事)目标。二是成立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为主任、县人大副主任为执行主任的全县关怀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确保关工委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三是依托关工委为平台,将熟悉政策、工作经验丰富、在群众中威信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较好的“五老”干部充实到关工委领导班子之中,发挥他们的余热,不断推动和完善关工委组织机构建设。二、筑建“关爱成长之家”增添成长新元素一是以炉霍县中学为依托开办留守学生之家,在县中学成立留守学生之家,学校周末是没有食堂,所以造成一些离家远的学生周末只能去街上吃饭,为解决周末留守学生的生活安全等问题,由关工委牵头,每年 4 万元资助学校办起周末食堂,由“五老”志愿者监督食堂卫生安全,并在周末带领留守学生到县图书馆看书丰富周末生活,营造一个安全丰富的周末,并在学校做红色文化等宣讲。二是活动是手段,实效是目的。洛秋乡中心小学地处炉霍县西南方,距县城 6 公里,属高寒牧区。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进展缓慢,绝大多数青年农民以放牧、在外务工为主,老弱病残的中老年人留守在牧民定居点照顾孩子。为丰富区乡留守儿童暑期生活,我县关工委在洛秋乡小学校开办了 7 期唐卡绘画培训班,免费发放了画板、画笔、宣纸等绘画文具。共计300 余名留守儿童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学习唐卡绘画,并在绘画课之余,辅导他们语文、数学、藏文的学习。在培训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