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就分层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特别提出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能力差别较大的特点,老师应当在教学过程、备课、课堂及课后评价等方面实行分层教学的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更好地掌握机械制图课程的重点。关键词:分层教学法机械制图应用中职学校旨在为国家培育实践型人才,然而现阶段我国出现了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状况,说明中职学校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亟需改革。依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特点,笔者认为采纳分层教学法,可以使教学更加具有层次性,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掌握。一、分层教学法概述中职机电、数控专业的学生在参加工作之后,更多的要进入工厂成为技术操作工人,然而当今很多学生在实习的时候,被实习单位反映不会看图样,以致很难进行工件加工操作。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在学校时没有很好地掌握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导致之后的专业课也难以学习和理解。中职学生往往在中学时成绩就相对较差,不爱学、惰性大、热衷于网络游戏,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大相径庭。假如中职老师以统一标准来进行教学,就会出现部分学生认为太容易而不同意听,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太难而听不懂的情况。因此在教学时应当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性而实行分层教学的方法。分层教学的目的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分层,使课程安排更加合理,所有学生都能够达到学习目标,在上岗之后成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1.分层教学法在备课中的应用备课是授课的关键,对老师课堂效果的呈现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班上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优化,尽量能够将概念性的内容用浅显的语言进行解释,方便学生理解。对于课程的重难点内容,要能够明显地表达出来,保证课程本身能够分层呈现。2.分层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应用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也要注意教学的层次性。针对班级大部分学生,可以围绕该节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展开讲解,包括解体的思路、步骤与具体方法。对于成绩較好、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就同一题目思考其他的方法,尝试多种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逻辑能力和解题能力;而对于成绩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求他们加强记忆,通过反复记忆来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尝试练习同类型的题目。例如,老师给出一道题目,可以设定几个由易到难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回答不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