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有 6 种: 1.食不厌精、辛辣厚味可致便秘,须改善饮食结构。 2.有些西药、中药可致便秘,这是药物副作用。 3.精神抑郁,学习紧张,皆可致便秘,需用精神药物。 4.肠道疾病如肠梗阻、肠痉挛、肠肿瘤可致便秘,这要先治导致便秘的病。 5.女性便秘。女性因生理特点比男性易患便秘:直肠蠕动排便需借肠外肌肉之力,而女性直肠与阴道隔壁,隔壁很薄,肌肉也很薄,薄则乏力,月经期肌肉充血更乏力,分娩后肌肉松弛再乏力,所以易致便秘;成年女性,子宫发育,挤压直肠,直肠弯曲,大便通过变慢,亦容易产生便秘;妊娠女性,子宫内胎儿发育,更加挤压直肠,更易引起便秘。 6.老年便秘。老年人各个器官都老化,肠子自然也老化,特别是大肠外面的肌肉老化,肌肉老化则松弛,松弛则无力,无力则大肠蠕动慢,蠕动慢则易便秘。假如中年时期就便秘,随着年龄增长只会加重,不会减轻。老年便秘往往延绵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很顽固。 便秘的原因 便秘的直接原因,是大肠吸收水分的功能正常、蠕动的功能下降。身体所需水分,是靠大肠吸收的。大肠蠕动乏力,粪便久滞,而大肠又不停地吸收粪便中的水分,于是粪便就干结,那么排便就困难。 便秘的治疗 治便秘,古代名医名方今犹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载有蜜煎导方:蜂蜜煎稠,冷却成膏,捻成尖头细条,缓缓捻进肛门,蜜条受热融化,便可通。华佗有润肠丸传世,如今药店有售。孙思邈《千金要方》载有神仙一把抓,通便迅速。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有二方:一方为楝实、茴香、穿山甲、牵牛,治他外甥的便秘;一方为皂角、牵牛,治一位皇亲国戚的便秘。此四人,或医圣,或神医,其方灵验,毋庸置疑。还有更多的古代名医名方传世,广为应用,皆灵验。古人讲养生,养生忌便秘,故而有古人养生格言: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滞。现在便秘者常用的通便药、下泻药多为古方或由古方改造而来。但是,古往今来的通便药、下泻药,都是治标不治本,假如标本兼治,现在哪会有这么多便秘者。 便秘之本,是肠道细菌。肠道细菌与便秘的关系,是近几十年来,随着肠道微生态学的进展才认识到的。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科学的局限性,古代医圣、神医、名医不可能留下针对细菌的药方。肠道之内,生长着 400 种、100 万亿个、1 公斤重的细菌,细菌属于微生物,所以它们在肠道内的生存状态叫肠道微生态。肠道里的细菌有好有坏,好细菌以双歧杆菌为代表,坏细菌以大肠杆菌为代表,两大阵营互相竞争,而常以双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