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程红兵老师报告有感听程红兵老师报告有感篇一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要求下,我利用课余时间倾听了原上海建平中学校长、著名特级老师,上海浦东教育进展讨论院程红兵教授《学校的教学领导》的精彩报告,亲身感受了名师的风采,感慨万千。 程教授虽然是中学特级老师,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但他的讲座还是非常贴近我们小学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的,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案例信手拈来;虽然他的报告主要是站在学校教学管理者的角度,但对我们小学基层普通老师还是极具教育启发性的。 听了程教授的报告,我对他的一些论述甚感受益匪浅。 一、一堂好课的标准:五个“实”,即扎实的课(有意义的课)、充实的课(有效率的课)、丰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平实的课(常态下的课)、真实的课(有缺憾的课或有待充实的课)。假如我们的课能够真正做到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有常态、有遗憾,那么这样的课才是有血有肉的,才是真实可信的,才是效果长远的。对比自己的课,距离甚远,心中倍感惭愧。 二、老师备课时必须做到的几个“有”: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这几个“有”很好地概括了作为一个老师在备课时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需要达到的要求。对比这些要求我觉得自己还需加倍努力,逐步完善自我。 三、课堂“三声”。即“掌声”:老师深刻与精辟的讲解,使学生豁然开朗、顿悟;“笑声”:老师教学语言生动幽默,学生学习兴趣才会浓厚;“辩论声”亦即学生自主与探究的积极参加,教学效率最高时是师生辩论时。我们课堂上的笑声倒是不时出现,辩论声也时有发生,但真正发自学生自觉的掌声,那真是太难了。我们知道,只有由衷地打动学生、和学生产生共鸣、并语言思辨精到,才有可能做到,这样的掌声、笑声和辩论声自我感觉实在是难以达到这种境界。 四、教学内容处理。学生已经懂的我们只需检查就行;学生不懂但他们自己看教材可以懂的老师只需引导学生加以概括与提炼即可;学生不懂、看教材也不懂的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与沟通来弄懂;假如讨论与沟通还弄不懂的话,那老师就必须进行讲授与阐明。这需要我们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结合本班情况处理好教学内容。使教学效率最大化。 五、老师语言三境界:第一、想得清楚,说得明白,使学生听得懂,说得出;第二、声情并茂,传神动听,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第三、话语有限,其意无穷,使学生充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