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下轨道交通无线信息通信与关键技术

地下轨道交通无线信息通信与关键技术_第1页
地下轨道交通无线信息通信与关键技术_第2页
地下轨道交通无线信息通信与关键技术_第3页
工程普遍采纳。CBTC 在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和提高列车安全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 100 km 距离以内的城市地下铁路,速度一般在 100 km/h 左右,站间距小,追求的是高频率和服务质量,所以未来地铁无线接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以乘客数据业务为主体的宽带无线数据通信问题。由于 CBTC 原设计只考虑了地铁内部的抗干扰问题,但未考虑来自地铁外部的干扰。国内地铁突发情况出现后专家多次质疑 2.4 GHz 开放频段在地铁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无线上网(WiFi)已成时尚,通信运营商强烈要求尽快在地铁实现这一功能,广州地铁和北京地铁等均已进行相关业务引入的准备和测试工作。然而,无线上网亦采纳 2.4 GHz 开放频段,一旦进来可能对已有的 PIS 特别是 CBTC 带来干扰,从而严重影响地铁运营的安全性。1 地铁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需求随着地下轨道交通的迅猛进展,车地之间的通信数据量也将快速扩大,地下轨道交通宽带无线接入的主要业务也将是以乘客为主体的宽带数据业务。地下轨道交通宽带接入要求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可以支持现有无线通信系统,二是支持对于未来通信体制的平滑升级,三是要求能够为铁路运输的非安全数据业务提供支撑。这里,将地下轨道交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业务需求分为以下两类。1.1 地铁运输通信业务需求地下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集高度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一体的平台,需要地下轨道交通无线调度通信技术的支撑以保证高速度列车的安全性和列车在路网中的快速性,以及实时动态跟踪信息的传输需要。这些技术都要求实时和高可靠性的无线连接贯穿铁道沿线运行中的列车和铁路控制中心。1.2 乘客通信业务需求2 地铁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现有方式在地下轨道交通车地通信中,无线数据通信只存在于车地之间,因此轨旁 AP 的覆盖范围只需覆盖钢轨列车所在的区域。目前的 CBTC 车地通信系统存在三种传输方式:无线自由波、漏泄波导和漏泄电缆。采纳以上三种方式中一种传输方式即可实现全线覆盖,也可以采纳多种方式结合传输实现全线覆盖,如根据地形因素将漏泄波导传输方式应用于高架区域,同时将无线自由波传输方式应用于隧道区域。2.1 无线自由波无线自由波一般工作在 ISM 频段(2.4~2.483 5 GHz)。无线自由波的无线带宽可达 1 Mb/s 以上,采纳 IEEE 802.11b/g 标准的可达 11.54 Mb/s。无线自由波由于自身性质,一般只能沿一个方向辐射。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旅传媒+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传播文化,成就未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