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哀日之后,我在 msn“上的标题换成了: 震后反思:与其把生命用于追求和积累财宝,不”如用于追求生命的质量和丰富。因为,你拥有再多的房子,也只能睡在一张床上。生命的有限和无限,是一个我一直不同意思考的大问题,总觉得个人之渺小如尘,能做到自然、坦然的在世间走一遭已经足矣。我不是神,没有升天化羽的追求。但,地震前后,机缘巧合,思想不自觉的围着生命的问题打转。L 老师的人生过程让我再次想到生命的有限和无限,有限的是生命的长度,无限的是生命的容量。曾与海豚沟通过生命的长度问题,我们的观点一致:人的有效生命,其实就到六十岁,六十岁之后,生命力逐渐衰弱,做很多事情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这种认知,让我们都更珍惜当下,当下的生命和感受。生命的容量,是一种很难量化的东西,大部分时间它属于小我的范畴,是一种自得其乐。每天都有新意,每天都在制造和进步就够了。曾在酒后对友人狂言:就是此刻两眼一闭,我没有遗憾。当时觉得自己有些狂妄不羁,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好状态,要坚决的把这种状态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