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思考下面我谈几个观点:一、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点一是要以了解公共服务的需求为前提。就是公共服务的需求侧你要了解。这个了解应该从基层政府做起,协调动员人大、政协等方方面面的力量进行调研,了解需求侧有什么诉求,而不是政府靠自己的想象来决定,根据政府的好恶来决定供给什么。现在,公共服务需求的清单,有的地方建立起来了。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在了解人民群众诸多的诉求基础上,对供给结构和运作方式进行调整。改变政府旧有的提供公共服务的模式,品种要丰富,质量要精良,数量有保证。我们提供的有些公共服务看起来数量不少,但质量不高。现在要做加法,要提升,原来没有的要补上,原来质量不高的、数量少的,在现阶段,社会经济水平已经上升到这个层次了,那就要注重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产品的数量。第二就是以合理配置公共服务为基本思路。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稀缺,分布不均,大量优质资源集中在城区和发达地区,广阔农村和落后地区公众的需求很难得到有效的匹配。什么问题呢?是政府不作为吗?不是。是钱的问题吗?以前是,现在不是。现在,有钱的地区投入仍不够大。优质资源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过于集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动,我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结构面临着一个调整的压力。这就要求政府运用一个更加灵活的公共服务供给和管理的方式,这就要创新,供给和管理的流程要优化,不能惰政。假如服务方法很繁苛,那种服务会让群众很厌倦。这就要求通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一系列方式,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其实这话说起来挺顺,做起来还真有点难。城乡二元化从户籍改起,诸多的社会问题,社保、就学、就业等,要达到一体化,还要假以时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上,不平衡在进展阶段是长期存在的,我们只能追求把差异缩小,在不平衡中趋近平衡,绝对的平衡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目标我们尽管就提到这,也是很难的,压力很大。第三,以公共服务的多元主体供给为重要手段。一是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要改变政府单一的供给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相对于政府部门而言,社会力量在公共服务的生产上更具有灵活性、专业性。而市场机制的引入能够帮助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选择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多元主体供给公共服务,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