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生缺乏责任感。 老师们常常如是说,其体现在数学学习中重要的现象就是不愿主动作业。然而,带着这个问题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反思我们的作业布置,我们能够发现许多问题。一、让学生参加作业设计的四个前提1.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否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现在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往往是:学习是老师的事情,学习是爸爸妈妈的事情,自己是为了他们而学习的。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白:学习并非是老师的事,而是自己的事;学习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可以主动地参加作业的设计。同时,“”同学们还可以用 老师 的角色与同伴研讨,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意识必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长大了会自觉地成为社会的主人。2.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否能得到较好的训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更重要。在学习数学当中,学生一边在充分地运用已有的数据信息提出问题,一边又在思考如何运用已有数据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将问题及时交给同伴去解决。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假如常常这样进行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会逐步得到培育和强化。3.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能得到切实地培育。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养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创新意识的培育如何有机地落实在数学课堂中,已成为当前广阔数学老师苦苦追求的目标。因此,在新知的构建和解决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特别是求异思维需要有效地激活。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切实地培育。4.学生的数学意识是否能得以有效地积累。培育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世界,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长期以来,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没有得以有效地重视和落实,这使数学变得越来越远离学生生活,变得越来越抽象、深奥。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就要让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数学意识才能得以有效地进展。“”二、让学生参加作业设计的五个 抓手学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头脑,会思考,有主见。面对学生,老师必须转变观念,“”将学生当作 人 来看待,“”全面改革原来这种由老师 说了算 的封闭的作业布置方式,尊重学生的意愿,照顾学生的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还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寻找新的作业布置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1.让学生一起参加数学作业的设计。开始时,学生可能会做得不怎么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实践,就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