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师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探究一、准确把握实践性教学的内涵1.对实践性教学的理解。要理解实践性教学,首先就要对教学有个科学的认识。教学的科学内涵应当是:老师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展智力和体力,培育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最基本的一种学校教育活动,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实践性教学也是教学的一种,秉承了教学的科学内涵又有其特色。实践性教学正是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教学,重视对知识的应用,不局限于课堂,更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是一种将实践当作教学目标的教学。教学可以是理论的,同样也可以是实践的,理论和实践都是教学的目标,而不是区分教学与否的标准。因此,根据“理论”和“实践”在教学工作中的比例,把在一定的教学工作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以“理论”为主就看作是理论性教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以“实践”为主就看作是实践性教学。(1)从教学目标看,以培育学生的运用能力,形成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进行实践性教学,首先必须明确实践性教学是为了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个问题不解决,实践性教学成功与否、效果如何就无从谈起。因此,这是我们进行实践性教学的首要问题。理论性教学注重概念、原理的掌握,以知识、技能的考核作为最终目标;实践性教学侧重教学过程的参加性,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2)从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看,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制造性。理论性教学注重老师的主导地位,学生被剥夺了思考的权利,学习的实质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习的过程是师徒传授式的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关系是单一方面的,偏重于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实践性教学鼓舞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常常探究,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反复尝试,启发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制造,珍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历程,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之间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二、实施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教育学课程自身进展的需要。教育学公共课是师范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教育专业课程,是同师范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道路关系密切的一门基础课程。目前教育学公共课存在的问题大致为:教学体系庞杂,观点陈旧、理论空泛、逻辑不严、脱离实际,教学方法限于课堂,从书本到书本,与学生的沟通不足,学生学习动机缺乏,多数学生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