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与案例分析2009 年 5 月第 2 页目 录一、内部控制的国际发展历程二、内部控制在我国的发展三、内部控制的框架与概念四、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解读五、附件: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及习题第 3 页迄今为止,内部控制发展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三要素、内部控制五要素和企业风险管理的六个阶段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三要素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控制八要素第 4 页内部牵制法盛行于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40 年代前(内部控制初始阶段),以三大要素与四个重点为核心职责分工会计记账人员轮换实物牵制机械牵制体制牵制簿记牵制内部牵制 1912 年蒙克马利的《审计——审计与实践》的出版,代表内部控制的雏形。它指出,必须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和业务上的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以便相互牵制,防止发生错误或舞弊。 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的着眼点在于职责的分工和业务流程及其记录上的交叉控制。内部控制主要通过人员配备和职责划分、业务流程、簿记系等来完成。其目的主要是防止组织内部的错误和舞弊,通过保护组织财产来保障组织运转的有效性。小提示 西周,我国提出“听出入以要会”,是我国内部牵制制度的火花; 宋朝,就已经形成知府与通判联署的做法三大要素四大重点第 5 页20 世纪 40 年代至 80 年代之间(内部控制建设阶段),内部控制的内涵得到扩张,内部控制被区分成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内部会计控制(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的概念。具体内容是:证劵发行人应设计并维护一套能为下列目的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A. 交易依据管理部门的一般和特殊授权执行; B. 交易的记录必须满足 GAAP 或其他适当标志编制财务报表和落实资产责任你的需要; C. 接触资产必须经过管理部门的一般和特殊授权; D. 按适当时间间隔,将财产的账面记录与实物资产进行对比,并对差异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1934 年意义:首先使用“内部会计控制”作为根除经济危机中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的根本措施之一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开始引起管理当局的高度关注1936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1947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评审准则暂行公告》尚无对内部控制的概念做出权威性的定位1949 年美国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发表《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