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_第1页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_第2页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_第3页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 年版)肺 炎 支 原 体 (Mycoplasmapneumoniae,MP) 是 儿 童 社 区 获 得 性 肺 炎 (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的重要病原之一,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epneumonia,MPP)占住院儿童 CAP 的 10%〜40%[1,2],是儿科医师广泛关注的临床问题。近年来,儿童 MPP 呈现不少新的特点,有关 MPP 的诊断、抗菌药物的选择和疗程、激素使用等诸多问题亟须规范。为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组织专家经过充分讨论,对儿童 MPP 的诊治形成了如下共识,供临床医师参考。1 病原及发病机制MP 属于柔膜体纲,支原体属,革兰染色阴性,难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电镜下观察由 3 层膜结构组成,内外层为蛋白质及多糖,中层为含胆固醇的脂质成分,形态结构不对称,一端细胞膜向外延伸形成黏附细胞器,黏附于呼吸道上皮。MP 直径为 2〜5|im,是最小的原核致病微生物,缺乏细胞壁,故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固有耐药.MP 感染致病机制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MP 侵入呼吸道后,借滑行运动定位于纤毛之间,通过黏附细胞器上的 P1 黏附素等黏附于上皮细胞表面,抵抗黏膜纤毛的清除和吞噬细胞的吞噬;(2) MP 黏附于宿主细胞后其合成的过氧化氢可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并分泌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CARDS)毒素等对呼吸道上皮造成损伤;⑶MP 感染除引起呼吸系统症状外,同时也能引起其他系统的表现,提示免疫因素包括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多个环节在 MP 感染的致病中起重要的作用[3]。2流行病学MP 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从密切接触的亲属及社区开始流行,容易在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的环境中发生.经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1〜3 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每 3〜7 年出现地区周期性流行,流行时间可长达 1 年,流行年份的发病率可达到非流行年份的数倍[4,5].MP 感染可发生在任何季节,不同地区的流行季节有差异,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多见[6],南方地区则是夏秋季节高发[7]。苏州和杭州地区的研究均发现,MP 检出率与月平均温度呈正相关,与其他气象因素关系不大[8,9]oMPP 好发于学龄期儿童,近年来 5 岁以下儿童 MPP 的报道有增多[10].值得注意的是,MP 进入体内不一定均会出现感染症状,有报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无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儿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wxg+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