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学校园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中的根本任务”属于党在第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基本教育理念,其中校园文化属于构建和谐、文明文化的重要内容,能够展现在学校的形象、环境、秩序、精神中,具备较强的育人功能。小学校园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小学校园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个重要的讨论课题。本文针对巧用小学校园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分析,望能提供一定的借鉴。关键词:小学;校园文 4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一、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属于学校较为重要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主要通过景观、实验仪器、教学设备等外在的物质载体展现出来。校园物质载体所展现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渗透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物质文化主要可以为以下形式:1.“墙壁”文化形式。墙壁文化属于校园文化中的重点部分,可以促进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理解的隐性课程。校园随处可见的墙壁,就可以作为一块巨大的“黑板”,在“黑板”伤形象化的团和文字,能够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一些德育教育理念,展现出学校具备特色的文化底蕴。可以把科普文化墙、传统文化墙、红色文化墙等作为重点。2.“阶梯”文化形式。阶梯文化的形式,充分体现了人类的制造智慧,合理利用每一片场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于细微之处发挥教育意义。充分利用每一幢教学楼的阶梯,在小阶梯的宣传空间中,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髓填充其中,从最小的地方做起,潜移默化地对小学学生进行德育教育。3.“情境”文化形式。塑造情景氛围,于情境模拟中为学生们带来教育,属于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主要可以在以下方面入手:浮雕、雕塑等,将文化具象化,为学生带来最直观的文化感受;诚信超市,为学生带来诚信交易。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诚信”的美好品质,德能教育应该加强对学生诚信意识培育的重视。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属于校园文化中的“灵魂”,同时也是核心内容。在校园进展中建设校园的精神文化,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与进展。精神文化可以影响着每一个老师与学生的价值观念,所以,建设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学校培育、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是立人之本,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核心观念的建设。加快小学学生的人生观念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升德育效果。简而言之,德语的根本在于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