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为美术教学添彩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突破了时空限制,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化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作为美术老师,如何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德国有位学者曾做过一个精辟的比方:将 15 克盐放在你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 15 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能将 15 克盐全部吸收了。教学也是如此,不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自然渗透,才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老师教学艺术的体现,好的课堂导入会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心理期待,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利用课件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真实的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有形形色色的动物,还有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优美的画面配以生动的讲述和优雅的音乐,将学生带入了美轮美奂的意境中,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学生不禁感叹: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内心自然而然产生创作的欲望。二、突破难点。加深理解三、方便快捷,提高效率小学美术教材中安排了图案设计课,主要是将简单图形通过方向、位置有规律的变化设计重复式样,形成新的图案。怎样让学生快速轻松地完成作品?电脑帮助学生解决了难题。电脑绘画是学生学习美术的一个重要手段,能实现用手绘方法在短时间内所不能达到的奇特效果,可以节约时间和材料,便于设计、修改和保存,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如教学五年级的《重复的形》一课,上课地点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学生打开绘图软件,能找到各种图形和画笔、调色板、喷枪、橡皮等绘图工具,根据需要编辑命令进行操作。有的将图形复制、粘贴,设计出花边图案;有的将图形复制后再旋转,形成美丽的风车、玫瑰花图案等;还有的将图案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渐变”“纹理”“模糊”等梦幻般的艺术效果。实践证明,电脑绘画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对绘图工具的熟练掌握,学生的创作内容更丰富了,形式更多样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开发,个性得以张扬。四、展示评价,促进进展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是很重要的环节。很多老师常用的方法是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逐一评价。这样的形式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难以产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