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黑白木刻中意境的营造关键词:黑白木刻;意境;点线面;刀法自 20 世纪鲁迅先生提倡的新兴木刻运动以来,黑白木刻以强烈的对比、精练的黑白、富有力量感的画面,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然而,随着当代艺术的进展,诸多视觉艺术形式开始相互融合、彼此借鉴,都以营造出无限的精神空间和思想意境为价值取向。宗华白曾说:“艺术境界的显现,绝不是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自然,而是以‘心匠自得为高’。”意境可谓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是一种触动心灵的审美感受。那么,在黑白木刻中如何营造意境?今已有不少版画家开始探究,尤以陈琦、康剑飞、康宁等老师的作品最为突出,而笔者在黑白木刻创作中,通过意到而刀不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绘画趣味性,来研寻作品的意境。本文以《山水云间布达拉》的创作为例,从实践的角度讨论和归纳黑白木刻中意境的表达方法,试图通过黑白灰、点线面、刀法组织、印痕肌理及节奏情感等方面,来营造出意境气韵之美。笔者在《山水云间布达拉》中,将山、云及建筑划分为不同面积大小的组合,并有位置、距离、形态等不同的变化处理,以此拉开山和云的前后层次关系。而云与云、建筑与建筑之间是线的组合,且有着长短、粗细、曲直、疏密等关系。其次,云、山、建筑处理为点的组合,并有着大小、方向、疏密等不同形式的变化。整幅画线形和面形的组合关系,点与线的组合形态,点与面,线与面,点线面的各种组合形态,始终遵循着一种秩序美的形式,这是刻板过程中营造意境的关键。笔者力求把自身对生活的感受融入点线面中,以求“情与景汇,意与象通”,从而突出点线面在画面中的随意性与设计性的结合,充分体现黑白木刻点线面组合的灵活性与现代构成设计形式秩序的统一性。笔者在《山水云间布达拉》中,为了更好地表达意境,舍弃了强烈的黑白对比,以灰色调作为主要的视觉语言,运用黑白灰的微妙差异以及虚实块面的相互作用,表现出空间的深远之感。在整个黑色块之中,穿插白色的点与线,使画面有了虚实的变化,产生一种莫测之感,这是运用虚实相生方法把布达拉宫给人的神奇感表达出来。画面中黑白面积的分割、比例、衔接形成有韵律感的节奏,正如李以泰的《黑白艺术学》中所探讨的黑白节奏,并制造出与传统木刻不同的审美样式,营造出画面“情景交融”的意境,使观者“触景生情”。3.1 刀法的组织所体现的意境笔者在《山水云间布达拉》中,对于刀法的组织进行了思考与把控,以三角刀平行排线的疏密变化,表达出装饰美的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