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情境活动促进儿童制造力进展的讨论摘要:运用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民间艺术情境活动促进幼儿制造力进展的讨论,能进一步彰显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促使幼儿在多元的民间艺术情境中享受制造的愉悦,提升制造力。关键词:幼儿教育;民间艺术;情境活动;制造力《3-6 岁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制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李吉林老师说过:“民族文化的吸纳对教育是有效且有益的,美感带来的愉悦使儿童欢愉而兴奋。”因此,为丰富幼儿素养教育的内涵,充分发挥民间文化的传承功能,培育具有“中国情怀”的制造新生代,老师运用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念,讲究“真”,追求“美”,注重“情”,突出“思”,积极开展民间艺术情境活动促进幼儿制造力进展的讨论,探究如何引领幼儿在多元的民间艺术情境中自主感受、积极体验、大胆表现、欢乐制造。一、创设生活化的民间艺术情境活动,萌发幼儿的制造欲望情境教育追求给幼儿一个真实的世界,为幼儿展现一个可以观察、可以触摸、可以与之对话的多彩世界。因此,将传统民间艺术融入幼儿生活,可以让独特的民间艺术元素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触手可及,随时触发幼儿的制造欲望,培育幼儿的审美和制造能力。1.主题环境生活化围绕民间艺术主题活动,老师发动幼儿以及家长收集与之有关的图片、实物等素材来布置展区、装扮教室,营造生活化的民间艺术情境。如在“奇异的印染”主题活动中,老师和学生一同用蓝印花布做的工艺品、印染的丝巾等实物悬挂点缀活动室,用半成品的蓝印花布条装点走廊吊顶,装饰区角活动的篓子、盒子;在“竹草文化”主题活动中,用具有民间生活气息的蒲扇、竹筛、竹篾、草席,茅草等做环境创设元素;在“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活动中,老师和学生一起贴窗花、挂灯笼,为教室增添年的味道;在“我是中国龙,我的中国梦”的主题活动中,老师在墙上展示一条巨大腾飞的龙,幼儿兴奋不已,纷纷将自己心中美好的梦想画下来,剪下做成一片一片的龙鳞,插在龙身上,让自己的梦想随着中国龙腾飞。2.区角游戏生活化将民间艺术活动向区角游戏延伸、拓展。例如,提供民间的油纸伞、风筝作为区角游戏标志,创设“漂亮的花伞世界”“小小风筝馆”等区角游戏;在“小小民间创意坊”里,制造性地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蛋糕纸盘、一次性纸杯、空酒瓶等废旧物品,让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