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雕人物创作中的意境美[摘要]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进展史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财宝,石雕艺术就是人类文明宝藏中的一颗明珠,虽历经千年,却从未被历史长河所淹没,反而在岁月的磨砺中越来越散发出历久弥新的东方美,石雕人物创作中所传递的意境美感也折射出强劲的民族力量和含蓄低沉的民族性格,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外化产物。[关键词]石雕艺术;人物创作;意境之美雕塑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历史传统与民族文化的浓缩与提炼,展现了中华文化五千年的进展脉络,是中华民族思想、情感、审美体验的集中爆发。其中,石雕艺术以其粗旷有力、雄浑伟岸的艺术形象独树一帜,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艺术文化遗产。现代雕塑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西方雕塑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在题材、材料选择、制作工艺、创作风格、创作理念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与突破,并推动中国石雕艺术走向世界。一、雕塑艺术漫话1.雕塑艺术进展历程纵观人类雕塑艺术进展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史前雕塑、古典雕塑与现代雕塑。史前雕塑时期伴随着人类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是人类文明的最初探究阶段。最初古人用石材制作工具和简单的装饰品,如石刀、石斧、石头制作的项链、手珠等,具有原始和朴素的特点。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雕塑艺术进入真正繁荣进展的阶段是在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一直到 19 世纪末期,在中国是从殷商时期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个时期的雕塑艺术已经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水准,并极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直接反映了各民族文化传统的进展和演变。现代雕塑在一定程度上有世界融合的趋势,地域性和民族性差异逐渐消解,出现了多元化的进展格局。2.中国石雕艺术的渊源中国古代包括绘画、音乐、建筑、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形式,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讲求天人合一、物我相容,重视作品意境的渲染和精神的传递,石雕艺术也不例外。秉承意象衍生的创作主旨,中国的石雕具有明显的绘画特点,雕塑语言精炼,运用刀法、线条简练明快,常常给人简洁凝练、一气呵成的艺术享受,追求以少胜多、意犹未尽的艺术效果。中国传统石雕重视“以形写神”,这一创作理念贯穿于各种石雕门类的创作中。无论是宗教雕刻、建筑雕刻、动物雕刻还是人物石雕,都十分注重意象的生成,通过一刀刀的刻画,给予了石头生动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1.中西方创作风格比較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