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子合同范本法律风险

电子合同范本法律风险_第1页
1/3
电子合同范本法律风险_第2页
2/3
电子合同范本法律风险_第3页
3/3
电子合同范本法律风险电子合同的法律风险及防范随着电子商务的进展,合同的形式出现了多样化,其中,电子合同因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逐渐成为之间签订合同的重要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明确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凡事有利必有弊,我们在享受电子合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其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既然存在风险,我们就应该注意加强防范。本文以传真件为例进行分析。一、法律风险1、保留时间短实践中收发传真件的纸张一般有三种:热敏纸、喷墨打印纸和激光打印纸。其中热敏纸的保存时间最短,一般 3 个月到 1 年,而且怕高温;喷墨机打印的纸张保存实践一般为 2 至 3 年,但怕湿度高;激光打印纸保存时间更长一些长。可见传真件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周围环境的变化存在字迹模糊不清、无法辨认的风险,从而影响其作为证据使用时的力。2、对原件的认定不统一司法实践主流观点认为:电子合同件为拟制原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原件,故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当最后接收电子合同方持接收到的电子合同到法院主张合同权利时,假如发送方否认发过电子合同或否认电子合同件内容的,接收方仅有电子合同而无其他证据的,其主张很难得到法院支持。3、查询电信记录难度较大虽然到电信企业查询电子合同记录可以核实电子合同的收发情况,但目前却受以下因素的制约:(1)通常电信企业不接受当事人的查询,即使有律师出面也不例外,必须请法院查询,而有的法官认为这不属于法院依职权取证的范围,不同意查询。(2)即使法院协助查询,电信企业通常也以内部规定为由只提供最近1 年的记录,并且要求出示有详细的收发时间及收发号码的电子合同件。但现实中,发出方的电子合同机可设定隐藏号码,使电子合同件不显示电子合同发出号码。4、电子合同件与复印件极其相似且容易造假电子合同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扫描装置读取原稿上的影像点并转换为数字形式,再压缩调制为声频类比信号由电信交换网传到接收端,然后解调解码扩展后显像。严格地说,收到的电子合同件只是原稿的复印件。因此使用电子合同机自带的复印功能,通过设定电子合同号码及时间可以任意制作电子合同件,而且伪造后很难鉴定。二、风险防范措施1、尽量不用且慎用电子合同方式签订合同。涉及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子合同范本法律风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