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的历史内涵与价值意义红船精神的历史内涵与价值意义 第一讲 红船精神的提出 红船精神反映的历史的条件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共产党创建的标志是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一大于 1921 年 7 月 21-30 日在上海进行,开会过程中受到法租界的干扰,所以一大上海会议没能完成建党任务。摆在一大代表面前一个非常重要非常迫切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来继续开会?当时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建议:会议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继续召开。 转移到嘉兴南湖继续开会的理由是: 1、嘉兴离上海很近,我们国家第一条铁路,是 1909 年开通的沪杭工铁,嘉兴就在中间,从上海到杭州中间就是嘉兴,距离近方便转移。 2、嘉兴南湖,不光风景优美,更主要便于党的一大代表能够在比较安全的环境下——在湖中继续开会。 3、嘉兴有着悠久产业进展的基础,跟上海产业进展有着天然联系,另外嘉兴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比较好。 基于以上理由,王会悟的提议得到了一大代表们的一致同意,代表们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继续开会。 嘉兴南湖的会议从上午 11 点开始一直到傍晚结束,大概只有半天的时间,但这半天时间的会议却非常重要。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也就是党的一大纲领。一大纲领在上海会议过程中起草,在嘉兴南湖的会议上得到通过。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工作任务的决议,决议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要马上组织开展工人运动。 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中央领导机构,当时叫中央局有陈独秀、张国焘和李达三人组成。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党的纲领的诞生就意味着政党的诞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嘉兴南湖这次会议宣示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诞生,嘉兴南湖的这条小船也就被给予了“红船”这个名字。 这是红船精神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红船精神的提出是我们后来对党创建了这段历史所反映的这种精神面貌的概括。红船精神的提出跟习近平同志有着很深切的关联。 2024 年 10 月,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到浙江工作不久,他就来到嘉兴南湖瞻仰红船。在红船边上,习近平同志深情地提出了八个字“精神传承、思想升华”。2024 年,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期间,2024 年 6 月 21 日,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在文章中第一次公开阐述“红船精神”,同时对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历史内涵以及现实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