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生产月活动基本情况㈠统筹部署、精心准备。在 5 月下旬,省运管局召开了专题会议,并制定了工作方案。一是成立了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领导小组。二是下发了《关于仔细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文件,向各级运管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三是由局领导带队,成立六个安全检查小组,共由 18 人组成,对全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落实。各市州运管部门于 5 月底到 6 月初也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1、杜绝违章。仙桃高速客运公司规定司机在驾驶时不准带手机,不准途中带客及乱停乱靠,对违章操作处罚从严;武汉市运管处对客运站进行了安全大检查;宜昌市运管处在安全检查中制定了统一的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书。各地企业派出安全人员在易发事故的路段进行监控,及时纠正各种违章行为。据统计全省共查违章行为 203 起,并及时在内部通报批判。2、加强山区安全管理。十堰、林区、宜昌、恩施等地,对山区行驶的车辆进行了严格的安全管制。一是不准发夜班;二是不具备一级车况的车辆不准经营长线客运。3、严格司乘人员及车辆准入关。从运管部门到企业制定了准入规定。运管部门从线路、车辆、人员培训严格准入条件,并责任到人,"谁签字,谁负责"。企业对司乘人员进行上岗前考核,对驾龄、身体素养、操作技术、安全里程都制定了相关的准入规定。在车辆管理上,完善了原有的安全制度。二、当前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㈠公路运输企业安全事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大恶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今年我省已发生三起特大责任事故。如荆州先行集团在 6 月 20 日发生的特大安全事故,司机超车速度过快,同时操作不当翻到山下。㈡企业对安全管理的力度不够,不能正确处理生产与安全、效益与安全的关系。部分企业对安全经费及人员投入不够。企业安全机构和人员到位程度差,无法突出现场管理、线路监控、危险路段检查、司机行为管理,形成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㈢变相挂靠车辆事故不断发生。全省公车公营仍占少数,对挂靠、承包、融资车企业只收管理费,其经营行为、维修、安全都是司机包揽,这样的方式与个体经营方式没有两样。如宜昌三峡特大事故,南漳县特大事故,以及近期的几起事故都与此有关。㈣维修及保养不及时导致事故时有发生。最近省运管局组织有关专家对维修检测站进行了检查,发现有 28%的设备及厂家不合格,必须限期整改。㈤农村客运安全隐患多,需要综合治理,仅交通部门单方面力量有限,农用车多、车况差,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