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宋朝古道上永泰有许多古老的景点。最著名的就有广方岩、姬岩、名山室、暗亭寺。旧时称永泰四大名胜。这四大名胜在福州地区极负盛名。而地处永泰西部的名山室最有意思,在唐五代十国时期。被闽王王延钧敕封为大闽西岳,将其与我国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相提并论。你想想看。当时的名山室可是闽国的西岳呢。名山室并不大,它坐落于永泰县大洋镇棋杆村境内的高盖山中。其主峰海拔 1187 米。宋张世南《宦闽纪文》中有《高盖山记》,称其为“天下第七福地”即全国七十二福地之一。尽管名山室为闽国的西岳,在悠悠岁月中,更有许多官宦、文人墨客,纷纷造访名山室。却终究没有成为旅游胜地。这是幸事,所以名山室才能完整保存唐宋等朝代的宝贵文物。第一次上名山室,是上个世纪 70 年代。记得那是一个周末,山道上没有其它游客。只有我们五个人,更显得冷清而寂静。以后不知有多少次去过名山室,似乎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收获。最难忘的一次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一个冬天,陪洛阳东方文化讨论所著名佛教考古专家温玉成先生。想不到这次上山,揭开了名山室千百年来的不解之迷。记得当时温先生面对灵龟洞中的摩崖石刻,反复观察,经他考证,认为极有可能是“莲社七祖图”,即为创立于南宋民间宗教“白蓬菜”的宗门之祖。此造像为我国仅存的一处“白莲菜”造像遗迹。真是一语惊人!回去后温先生便撰《福建永泰发现“白蓬菜”造像》发表在《中国文物报》上,从此,名山室引起了各级文物部门的重视。名山室能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与温玉成先生是分不开的。山道并不难行,清一色石条铺就的登山道。像—册册整齐的线装书。据说有 1000 余级,到了一线天,是一个精华部份。至此,差不多已走了一半的路程,一线天入口的石壁上,有北宋太常博士、哲学家陈祥道(闽清人,1067 年进士),状元许将(福州人,祖籍闽清)等人的有关字刻。想必他们都曾在此石阶上小憩过呢。当年从福州就算骑马到名山室脚下。我想也颇费时间的,那时的官道,也不过是大一点的山道而已。可想名山室的名气。元朝至正乙己春,隐居于永泰塘前官烈村的元朝潮洲总管王翰(王用文),与几位友人一同游览了名山室。并留下了字刻。那时无官一身轻的王翰,几乎游遍了永泰县所有的名山,并都留下了字刻。行至“登云梯”时,有北宋政和二年(1112 年)许将题刻的“石门”等,到了一线天顶,右侧石壁上有“第一山”摩崖阴刻三字,系临摹米芾字体。青山是多情的。石刻是忠诚的,它忠实地记载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