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十三) 燃烧和灭火 燃料、能源和环境1.[2024·安徽]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2.[2024·岳阳]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图 Z13-13.[2024·北京]用如图 Z13-2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 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 260 ℃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图 Z13-2A.① 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 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4.[2024·鄂州]下列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电器短路着火,未切断电源直接用水浇灭D.家中燃气泄漏着火,关闭燃气阀门5.[2024·成都]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6.[2024·广州]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P2O5B.面粉C.镁粉D.CH47.现有物质:① 石油气;② 面粉粉尘;③ 氮气;④ 天然气;⑤ 一氧化碳。当这些物质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8.[2024·盐城]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油锅着火,用菜扑灭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9.[2024·株洲]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中不正确的是( )图 Z13-310.[2024·青岛]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 21 世纪的理想能源B.科技进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11.2024 年 5 月 18 日,中国又创下一项世界第一,在我国海域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估计在 2030 年以前可燃冰资源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石能源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可燃冰中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可燃冰属于未来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