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煮妇殳俏寻找人与食物之间的美好关系殳俏坚持认为人和食物是平等的,应当以看待人的眼光去看待食物,她—直带着尊重的态度去品尝和烹饪美食通过写作、旅行和拍纪录片的方式去传承饮食文化,探讨人与食物之间的美好关系,并因此而获得华尔街日报颁发的“中国创新人物奖”。尊重食物就是尊重生活1980 年,殳俏出生于一个爱吃且会吃的上海家庭,家族里的每一个人都由衷地热爱美食。童年时代,殳俏的爷爷常常在餐桌上铺上格子方巾,为一家人准备简单的西餐,殳俏的奶奶也会花几个钟头时间去讨论一道菜的做法,用老式的手摇机器为孩子们打冰淇淋。所以,从懂事开始,殳俏就觉得烧菜是世界上最简单最美好的事情,读小学时就开始尝试做火腿蒸鱼、红烧肉和苹果卷。21 岁那年,殳俏从复旦大学毕业,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医学史硕士。因为成绩优异,殳俏拿到了极为丰厚的奖学金,每月伙食费就有 10万日元,而当时一个日本四口之家的月开销不过是 7 万块左右,因此殳俏拥有了丰厚的“饕餮基金”,在读书之余吃遍了日本。在吃馆子的过程中,殳俏对日本厨师的工作态度肃然起敬,因为他们的追求并不仅仅是烹制食物,而是对刀工、水温柔手掌的力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力图将烹饪做到极致。有一次,殳俏特地去超市买了一条三文鱼,试着切好做成生鱼片食用,但不知为什么,她切出的肉片很硬,像牛筋一样难以咀嚼,而日本餐馆的生鱼片则滑嫩鲜美,入口即化。通过请教日本师傅,殳俏才知道自己切错了方向,片三文鱼,要严格根据鱼儿的纹理去切,并掌握好用刀的力度,才能切出最可口的食物。“只要尊重食材,才能煮出完美的食物。”大厨这样告诉殳俏。还有一次,殳俏去参加一位朋友的订婚仪式,为了这次典礼,朋友特地请一位著名的糕点师制作了一只大蛋糕。订婚当日,新郎迟迟没有出现,最后糕点师走了出来,和难过的新娘以及赶来的宾客一起分享了那只大蛋糕。当时殳俏并不明白,为什么都这时候了大家还有心情吃东西?后来糕点师解释说,好的蛋糕做出来就是要被人吃掉,这是对食物的尊重。这件事给殳俏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让她重新审视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毕业之后,殳俏回到了中国,她没有从事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执笔写起了专栏。最初的时候,她写得都是时尚、医学、奢侈品和情感方面的稿件,每次收到稿费,便呼朋引伴到处吃东西。24 岁那年,殳俏在北京结了婚,成为了一名家庭煮妇,她每日亲自掌勺,为丈夫烹煮各式各样的爱心菜品,而丈夫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