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酸碱盐及复分解反应 教学目标:1.认识酸碱盐及酸碱的化学性质;2.学习酸碱盐的复分解反应及其运用。教学内容:1.酸与碱的化学性质;2.中和反应的应用及酸碱度的表示方法;3.复分解反应及其运用。重点难点:1.能抓住酸、碱化学性质的原理和规律,进行相关知识的应用。2.离子共存、物质净化与除杂、物质鉴别。教学策略与方法:讲练结合,配合阅读。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部分 酸碱盐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 元素和 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 元素和 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 元素(或铵根)和 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铵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 )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 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特性 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性 性 性 性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 ,使无色酚酞试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如,铁与盐酸: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如,氧化钙与盐酸: (4)碱 + 酸 → 盐 + 水如,氢氧化钠与硫酸: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如,氯化钡与硫酸: 三、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 、 、火碱(具有强腐蚀性) 、 制法Ca(OH)2+Na2CO3== 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①工业:制漂白粉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建筑:砌墙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 (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如,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 (3)酸+碱 → 盐+水(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如,硫酸铜与氢氧化钠: 笔记: 3、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 如 Cu(OH)2 Δ 2Fe(OH)3 Δ 四、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定义凡能与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酸性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