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丝纺行业改革进展方案范文汇报一、行业现状 丝绸纺织作为XX的传统支柱产业,长期以来是农民增收、居民就业、财税增收、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撑,在全市经济社会进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素有“丝绸之乡”、“丝纺名城”的美誉。由于国内外市场变化,加之企业体制、机制等诸多原因,自 1994 年以后,丝纺行业出现巨额亏损,陷入严重困境,直接影响到XX经济进展和社会稳定。在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倾情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根据“四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和工作思路,经过艰苦努力,基本完成了全行业的改革改造,体制、机制得以转换,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得到优化提升,落后过剩的生产能力得到淘汰压缩,基本实现了简单初加工向高档面料、服饰、炼染后整理等精深加工均衡进展的转变,基本实现了全行业的脱危解困,步入了良性进展轨道。 全丝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 39户,其中丝绸企业 27 户,纺织企业 12 户。缫丝能力 6.5 万绪(其中自动缫 4 万绪),纺纱 18 万锭,丝织机 3000 余台(其中无梭织机 71 台),平缝机 1500 台,针织横机 300 余台,炼印染能力 7600 万米。2024 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 21.5 亿元,利税总额 9967.5 万元,出口创汇 3689 万美元。其中丝绸行业销售收入 12.7 亿元,是最低年份的 4 倍多,利税总额 0.59亿元,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目前丝纺服装总量和炼印染能力仍处于全省和西南第一,棉纱、坯布及服饰制品居全省第二,基本形成了面料生产基地、印染后整理加工基地、省列服装和出口创汇基地,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绸都”的荣誉称号,具备了加快进展的基础和条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改革遗留问题严重制约企业进展。丝纺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多,历史长,资产差,变现难,企业和地方财政无力解决诸多的遗留问题,致使企业难以轻装进展。仅六户市属重点丝绸企业目前尚欠职工安置费(解除关系后所持代金券)1100 万元、集资款 362 万元、医疗费和抚恤供养人员费用 270 万元,欠缴医保费用 8000 万元、养老保险挂帐 6000 多万元,共计约 1.6 亿元。职工医院、企业生活区管理未能剥离,离退休职工难于脱钩,使企业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疲于应付,难以轻装运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稳定和进展。 (二)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国有商业银行对企业、特别是改制重组企业基本不予信贷投入,新组建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也因商业银行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