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叶航教授宏观经济学课件CATALOGUE目录•宏观经济学概述•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当前宏观经济热点问题探讨01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经济行为、经济运行规律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活动的学科。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现象。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经济行为。分析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主要运用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运用总量分析方法。政策目标不同微观经济学的政策目标主要是实现个体经济单位的利益最大化,而宏观经济学的政策目标则是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与增长。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主要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经济数据来揭示经济运行的规律。同时,也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对经济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和预测。研究意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实现充分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02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收入(NI)等指标的核算体系,用于衡量一国经济总体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采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进行核算。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衡量经济活动的总量;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经济活动,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等方面;收入法是从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的角度衡量经济活动,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与方法通常采用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等指标来衡量经济增长。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一国经济总体规模和人均经济水平的提高程度。经济增长的衡量经济增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投入、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等。其中,技术进步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影响因素经济增长的衡量与影响因素经济增长理论包括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等。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源于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而内生增长理论则强调知识、创新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政策实践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此外,加强教育、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也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实践03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失业的定义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个体在愿意接受的工资水平下,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从而处于闲置状态的现象。失业的类型根据失业的原因和性质,失业可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等类型。失业的原因失业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经济周期波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政策因素等。失业的定义、类型与原因通货膨胀的类型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和表现形式,可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等类型。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上涨的现象,即货币的购买力不断下降。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原因包括总需求过度增长、成本上升、供需结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政策因素等。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与原因经济周期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根据经济周期的长度和波动幅度,可分为短周期(基钦周期)、中周期(朱格拉周期)和长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等类型。经济周期的原因包括投资波动、消费波动、政府支出波动、技术进步、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同时,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周期的原因也有不同的解释,如货币主义学派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则认为经济周期是由技术冲击等真实因素引起的。经济周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