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玻璃回收行业现状和前景浅析假如说我们的城市有一座由可回收物组成的“矿山”,那么废玻璃就是这座“矿山”中最亟待开采的矿物。废玻璃是城市垃圾中最难处理的成分之一,废玻璃假如不回收,不利于垃圾减量。收运、焚烧的成本也很高,也无法在填埋中降解,甚至部分还含有锌、铜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回收废玻璃利润微薄,相对于其他可回收物就像是“鸡肋”。01回收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废玻璃的量相当可观,一年会产生 5000 万吨左右废玻璃。通过对废玻璃进行回收和利用,不但有经济效益,更有重大环境效益。据统计,利用回收的玻璃再生玻璃,可节约煤、电能源 10%-30%,减少空气污染 20%,减少采矿废弃的尾气 80%。按一吨计算,回收一吨废玻璃可以节约石英砂 720 公斤,少用纯碱 250 公斤,节约长石粉 60 公斤,节约煤炭 10 吨,电 400 度。一吨废玻璃回炉后可再生 2 万个 500 克装的酒瓶,比利用新原料生产节约成本 20%。02回收利用起步晚,技术相对落后在废玻璃的回收利用方面,我国和世界玻璃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国外采纳废旧玻璃回收处理工厂,除了传统的手工分拣外,还有自动分拣和分离技术,且保证掺入废旧玻璃后不影响玻璃产品的质量。目前国内还没有专业化的废旧玻璃处理工厂,废旧玻璃的分拣、分色以人工为主,处理成本较高。已经有一些厂家开始利用回收的碎玻璃生产玻璃微珠、玻璃马赛克、彩色玻璃球、玻璃砖、人造玻璃大理石等。有关科研机构也正在进行深化的讨论。03供应量超出预期,回收企业亏损严重由于玻璃制品体量大、不易存储;重量大、运输成本高;破损麻烦、回收利润低,同时回收场地租金高、人工贵、税费高、缺乏政策性支持等原因,回收企业往往处于亏损状态。回收 1 吨玻璃,可能还要倒贴 250 元左右。导致企业没有积极性、兴趣。另一方面,玻璃制品厂家都有自己的流水线,生产成本低,宁愿直接用原料加工。04整体回收率较低,行业潜能大我国废旧物资回收行业进展较快,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生活中产生的废玻璃,有一小部分通过各种方式到了废品收集站得以回收利用,剩余大部分都是被环卫部门填埋处理,废玻璃的回收利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实现产业化。目前,全世界废玻璃回收利用率平均水平已接近 50%,台湾地区达到 84%,德国的回收率甚至高达 97%,而我国回收率仅为 13%,远低于50%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废旧玻璃产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