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中东欧国家直接投资战略 内容欧盟东扩加重了欧盟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中国企业应力争抓住欧盟东扩的有利时机,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主动扩大对欧投资,以促进我国跨国公司的进展。 关键词:欧盟 对外直接投资 “走出去”战略 2025 年欧盟成功实现东扩,进展成为包含 25 个成员国在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为中欧贸易和直接投资进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中国目前对欧盟的投资非常有限,其存量仅占中国对外投资存量的3%,相当于中国对欧盟出口额的 3%、欧盟年吸引外资的 1%与欧盟对华投资的 4%。因此,我国应在继续扩大对欧盟贸易的同时,加快对欧盟的投资步伐。 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企业在各方面都已具备了对欧盟投资的基础与条件,应该抓住欧盟东扩的历史机遇,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欧盟东扩及其产业结构调整 欧盟产业结构一直处在不断的完善之中。近年来,欧盟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在三个领域展开,即大力进展“新经济”、致力于进展经济多样化和积极推动企业重组。欧盟追求“新经济”进展,有其自身原因,也有欧盟东扩带来的压力。 欧盟在“新经济”的进展中落后于美国,是欧盟及其成员国致力于进展“新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为缩小与美国和日本在 R&D 方面的差距,欧盟理事会提出了到 2025 年将 R&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提高到 3%的战略目标。欧盟东扩完成后,东西欧之间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使欧盟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艰巨。东西欧在经济实力上的巨大鸿沟将直接影响新欧盟的经济和科技进展。东扩后的欧盟各成员国能否在政治、经济及科技领域真正融合、欧盟能否团结一致是大家担心和关注的重点。 欧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是其重视进展“新经济”的又一重要原因。原欧盟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其产业结构状况相对劣于美国、日本。欧盟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高于美、日,而第三产业比重虽稍高于日本,但却低于美国较多。 我国对中东欧国家直接投资战略 欧盟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给中国对其进行直接投资提供了机遇。我国企业和政府应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力争抓住欧盟东扩的有利时机,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主动扩大对欧投资,以促进我国跨国公司的进展。 投资主体培育 我国企业要实现对欧盟直接投资的进展,需要做好企业改革工作,培育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更要求企业具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核心市场和核心技术。新入盟的东欧地区与发达国家经济联系极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