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探析金融创新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影响

探析金融创新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影响_第1页
1/22
探析金融创新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影响_第2页
2/22
探析金融创新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影响_第3页
3/22
探析金融创新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影响 摘要:金融创新改变了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机理,削弱了其政策功效,降低了货币供应量与 GDP 的相关度,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现实性和长期性受到挑战。适应我国金融创新进展的需要,有必要建立货币政策体系自身的创新机制和动态的自我调整机制,以减小金融创新给金融宏观调控带来的负面影响。关键词:金融创新;存款准备金制度;货币政策体系 金融创新在改进金融服务、鼓舞直接融资和减轻间接融资压力的同时,又削弱了存款准备金的功效,降低了货币供应量与 GDP 的相关度,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地位受到置疑。适应我国金融创新进展的需要,建立货币政策体系自身的创新机制和动态的自我调整机制,以减少金融创新给金融宏观调控带来的负面影响势在必行。 一、金融创新对存款准备金的影响 由于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货币供给量都可以视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乘积。而货币乘数可以表示为:K=1/(r h e)。其中:r 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h 是现金漏损率,e 是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一般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货币制造,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但金融创新使得货币乘数中的有关变量不断发生变化,致使中央银行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能力减弱。 (一)金融创新缩小了法定存款准备金 r的计提基数,从而降低了实际提缴的法定准备金。第一,金融创新使融资证券化趋势日益增强。大量资金从存款性金融机构流向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绕开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第二,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机构的负债结构比例,尤其是商业银行、外资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存款在其负债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2025 年,外资金融机构全年净拆入资金 604 亿元,同比增长 40%,政策性银行共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 4348 亿元。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在负债中的比例下降,非存款负债比例上升,因此降低了提缴的存款准备金。2025 年,全国存款类金融机构的非存款负债的比例已达 22.45%。第三,商业银行通过制造出的介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之间或躲避计提法定准备金的新型负债种类来减少实际提缴额。如近年来,人民币理财再次升温,工商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等都纷纷公开发售以央行票据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实际提缴额与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不对称,从而使事实准备金率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探析金融创新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影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