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的 50 个成语《孟子》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我们的教科书一样。《孟子》中有许多智慧的故事和观点。今天,我们来学《孟子》里的成语,—起感受孟子的智慧吧!1、杯水车薪【释义】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出处】《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2、不为已甚【释义】已甚:过分。不做得太过分。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出处】《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3、始作俑者【释义】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指第一个用俑封杀活人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4、不言而喻【释义】言:说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出处】《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5、不虞之誉【释义】虞:料想;誉:称赞。指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出处】《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6、出尔反尔【释义】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7、出类拔萃【释义】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8、此一时,彼一时【释义】此:这;彼:那。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9、箪食壶浆【释义】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10、当务之急【释义】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出处】《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11、独善其身【释义】独:唯独;善:好,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