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 2014 年高三数学 等比数列(第 2 课时)导学案 理【学习目标】1.记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2.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重点难点】 重点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难点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比关系.【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①要求学生完成知识梳理和基 础自测题;限时完成预习案,识记基础知识;②课前只独立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留在课中完成。预习案一、知识梳理等比数列前 n 项和的性质1. 公比不为-1 的等比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则 Sn,S2n-Sn,S3n-S2n 仍 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 ;当公比为-1 时,Sn,S2n-Sn,S3n-S2n 不一定构成等比数列.2 若数列{an},{bn}(项数相同)是等比数列,则{λan},{},{a},{an·bn},{}(λ≠0)仍是等比数列.二、基础自测1.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的首项为 1,且则 2.在数列{an}中,已知 a1=1,an=2(an-1+an-2+…+a2+a1) (n≥2,n∈N*),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____.3. 已知,则 一、合作探究例 1. 已知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前 n 项和 Sn 满足 Sn=(an+1)(an+2).若 a2,a 4,a9 成等比数列,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例 2..成等差数列的三个正数的和等于 15,并且这三个数分别加上 2、5、13 后成为等比数列{bn}中的b3、b4、b5.(1)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2)数列{bn}的前 n 项和为 Sn,求证:数列{Sn+}是等比数列.例 3. 已知数列{an}中,a1=1,a2=2,且 an+1=(1+q)an-qan-1(n≥2,q≠0).(1)设 bn=an+1-an(n∈N*),证明:{bn} 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3)若 a3 是 a6 与 a9的等差中项,求 q 的值,并证明:对任意的 n∈N*,an 是 an+3 与 an+6 的等差中项.二、总结整理训练案一、课中训练与检测1. 已知数列{an}的首项为,.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2.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数列{bn}中,b1=a1,bn=an-an-1 (n≥2),且 an+Sn=n.(1)设 cn=an-1,求证:{cn}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二、课后巩固促提升定义在(-∞,0)∪(0,+∞)上的函数 f(x),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等比数列{an},{f(an)}仍是等比数列,则称 f(x)为“保等比数列函数”.现有定义在(-∞,0)∪(0,+∞)上的如下函数:①f(x)=x2;② f(x)=2x;③ f(x)=;④f( x)=ln|x|.则其中是“保等比数列函数”的 f(x)的序号为(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