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馆陶一中 2015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翻译专项之翻译方法、原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懂得翻译的基本原则 2、掌握常见的翻译方法 3、练习全面、准确、流畅的翻译能力 【知识要点】一、翻译的原则: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二、翻译的方法: 留 删 换 调 补 1、“留”。在文言句子中,凡是涉及纪时(年、月、日)、封号(帝号、年号、官爵名)、物名(国名、地名、人名、器具名、典章名)等,都可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搬抄即可,不必翻译。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2、“删”。文言文中常存在一些这样的虚词,它们在句中无实际的翻译意义,仅仅起到语法作用,如句首发语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倒装句式的标志词、句中表停顿的语气助词、衬音助词、表敬副词、偏义复词的衬托成分等。尽管它们在原句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译句时,却无法用对应的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可剔除不译。例一:夫战,勇气也。 作战,靠得就是勇气。例二: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有什么满足?3、“换”,把单音节实词换成双音节词。有些文言词语随着时代的演变,词义发生较大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江”,古特指长江,今泛指一般的江河),有的词义缩小了(如“臭”,古泛指一般的气味,今特指臭气),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如“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牲口,今已无此义)……甚或有些词语已经不再使用。因此,翻译时,这些词语必须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无论如何不能拿古义视为今义。例一:祖母刘(氏)(怜)悯臣孤(独)弱(小),躬亲抚养。4、“调” 即把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译成非倒装句。 例一: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译为: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例二: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译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们懂得的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且拜他为师。5、“补”即补充省略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判断动词“是”)例一:是寡人之过也。 这是我的过错。例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应该)选择那些好的来跟从他学习,(选择)那些不好的对其加以改正。 【巩固练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