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我们要充分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特别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经过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三步走”战略进一步丰富,形成了“两个100年”的目标:到建党100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党的十六大的基础上,又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概括起来,我们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也即建党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50年左右,也即建国1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有内在逻辑和有机联系的历史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起点,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延续,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