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对我国宗教问题的认识误区误区一: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而,“宗教是个人的私事,也国家无关”。[剖析] :认为:“宗教是个人的私事”这一廉洁是错误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废止了政教合一的政策,实行政教分离。宗教活动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在宗教信仰问题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因此,“对国家来说,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而不可以说“宗教是个人的私事”。如果在宗教外衣的掩盖下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这就不是个人的私事,国家必须坚决依法制裁。“与国家无关”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在我国,宗教问题与民族和国家紧密联系。我国各民族有一定的宗教信仰,且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虽然宗教信仰者在我国人口总数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是绝对数字是不小的。有少数民族几乎全民族都信仰宗教。因此,在我国,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是我国国家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宗教和民族之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和稳定。误区二: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与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相矛盾。[剖析]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决不是对宗教问题放任自流,对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则坚决打击。(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与依法加强对宗教事物管理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误区三: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国消灭宗教的一种策略,其实质是为了消灭宗教。[剖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它的消亡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产生,其消亡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因此,宗教是不可以强制的手段人为消灭的。我们只能因势利导,通过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调动广大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与不信教群众一起共同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逐步消除宗教存在的根源,使广大教徒自动放弃宗教信仰。这时,宗教才会最后消失。误区四:宗教不行干预我国政治,政治也不行干预宗教。[剖析]: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宗教不得干预国家行政和司法,即宗教不得干预政治,但不能由此得出政治也不得干预宗教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