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框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知识目标教学要求1.了解苏联经济建设成就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2.了解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客观性的认识3.理解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4.理解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1.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一、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1.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从 1925 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先实现了工业化,后实现了农业 集体化 。1936 年宣布苏联建成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1952 年,公开发表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1.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主张经济规律可以创造的观点,否认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唯意志论的表现。2.对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认识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当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失去效力以后,在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基础上产生的。3.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剩余价值规律,即资本主义利润的产生和增殖的规律。其内容是:通过扩大生产和提高对雇佣工人的剥削来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4.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三、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1.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探究]斯大林所说的两种公有制和两个生产部门分别指的是什么?[提示] 斯大林所说的两种公有制,是指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个生产部门,是指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门和集体农业的生产部门。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雇佣劳动制度已被消灭。3.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4.斯大林对价值规律的认识(1)斯大林认为价值规律是客观的,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2)价值规律的作用① 在商品流通领域,主要是在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