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学 习 任 务1.描述与分类: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2.解释与论证:影响分配方式的因素。3.预测与选择:完善个人收入分配。4.辨析与评价:不同分配方式与公平的关系。核 心 素 养1.政治认同:通过理解各种分配方式的作用,认同我国的分配方式和分配制度。2.科学精神:正确理解我国的各种分配方式。3.公共参与:关注我国的各种分配方式。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1)性质: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2)原因: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3)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4)作用① 提高效率: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 促进公平: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人类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3.按要素分配(1)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除了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适应,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2)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意义: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2)途径: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判一判] (1)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都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2)按劳分配促进公平,按要素分配提高效率。( )(3)利息收入和房租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 )提示:(1)× (2)× (3)√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1.原因: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2.要求(1)三者关系: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2)两个同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3)初次分配: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