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一框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弄清“全盘西化”“文化复古主义”这两种错误观点的实质。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与意义。3.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4.理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重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难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基础·初探]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1.必要性(1)中国在近代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2)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3)“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2.先进文化产生(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2)特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2)决定因素: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3.二者关系: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树立原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1)内涵①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② 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