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教材主要修订部分比较表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所在单元修订前修订后说明(含处理意见)第一单元第一课P4(虚框内容)高中学生谈“排名的二重性”P4 ( 虚 框 内 容 ) 《 淮 南子 · 人 间 训 》 中 孔 子 的“论道”与第一课第一框的目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的关系更加贴切,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建议:教师对古文原意进行解释,并引导学生思考课本提出的两个问题。)第一单元第二课P12(虚框内容)学者与民工对话内容P12(虚框内容)有人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分歧的错误理解的内容(建议:采用辩析题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判断标准,理解两者的根本观点的区别之处。)第一单元第三课P22 ( 第 一 自 然段)P22(第一自然段)段落末尾增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目题相呼应。(建议:联系P23 第四自然段新增的十七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论述内容进行复习。)第一单元第三课P23 ( 第 一 自 然段)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P22(最后自然段)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删除“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论述,与党的十七大相关内容的表述保持一致,更加简洁明了。第一P23 ( 第 三 自 然P23(第二自然段)“三个删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单元第三课段 ) “ 三 个 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 进 的 科 学 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 会 主 义 的 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 质 是 立 党 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认 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