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目的:1、 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并能熟练运用定律来解决有关问题。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等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理解楞次定律。教学难点:理解楞次定律中产生感应电流时两磁场间的“阻碍”作用。教学方法:实验+探索+启发教学用具:灵敏电流计、线圈、磁铁、导线、多媒体教室、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感应电流不是个好“孩子”。让学生回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二、授新:1、 介绍研究感应电流方向的主要器材并让学生思考:灵敏电流计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用灵敏电流计而不用安培表?为什么本实验研究的是螺线管中的感应电流,而不是单匝线圈或其它导体中的感应电流? 2、学生实验:研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按照图 3 所示连接电路,并将磁铁向线圈插入或从线圈拔出等,分析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启发学生总结。3、学生实验: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学生用图 3 的电路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a、将 N 极向下,插入螺线管,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b、将 N 极向下,拔出螺线管,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用心 爱心 专心螺线管G灵敏电流计图 35、实验验证:(1)学生首先根据得到的结论,初步分析当 S 极向下时,插入螺线管或从螺线管中拔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并记录在表格中。(2)学生动手分组实验。c、S 极向下,插入螺线管,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d、S 极向下,拔出螺线管,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6、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7、微观动画模拟:N 极插入、拨出及 S 极插入、拨出时磁场间的"阻碍"作用,让学生根据动画理解阻碍的含义,来加深理解。8、强调:阻碍的含义:1、谁起阻碍作用:要明确起阻碍作用的是“感应电流的磁场”2、阻碍什么: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的是磁通量的变化3、怎样阻碍?4、阻碍不是阻止5、阻碍不总是相反9、教师讲授:将定律概括成“增之减之,减之增之”,以增强记忆。10、随堂练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感应电流的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