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本节课内容运用自主探究式教学,遵循“创设情境,提出课题→实验探索,获取信息→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课题小结,测试反馈”的模式,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潜在的智慧,从而达到了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培养学生能力的双重目的。【课题】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2)理解楞次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是相符的。(3)会用楞次定律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楞次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一致性【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 【教学工具】相关实验器材 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课题1、问题情景的创设上课开始,教师演示实验:(1)演示课本本章第一节中图 16—5 所示的实验(探究性:第一次插入和拔出);(2)重复上述实验(验证性:再次插入和拔出)。2、课题的提出教师设置以下问题,为下面的随堂实验作准备,并引入课题。(1)陈述第一次插入时的现象,陈述第一次拔出时的现象。(2)再次插入时指针的偏转方向?再次拔出时指针的偏转方向?(3)不同动作情况下电流指针的偏转方向不同,相同动作情况下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同,这说明什么呢?使我们想到如何确定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问题。(4)为了发现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我们怎么办?(5)你准备在实验中观察和记录什么?是记录指针的偏转方向还是记录感应电流方向?(师生共同解决以上问题)二、实验探索,获取信息用心 爱心 专心学生实验前,通过回忆的方式提出:前两节我们用磁通量变化的概念表达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此可以想到,也应该用磁通量变化的概念来表达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学生正式实验前,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以下两个问题,并得出正确的结论,以便下面实验的顺利进行。(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线圈所对应的闭合回路)(2)如何确定电流的流向和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 (师可通过演示,板画电流流向和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并让学生观察、连接回路,尽可能与课本中的统一,以便检验。)让学生带着疑问按教材中图 16—20 所示进入随堂实验探索阶段,并在实验中考虑事先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