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势》【教学目的】1.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2.明确在闭合电路里,电源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3.理解电动势表明了电源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教学重点】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并等于闭合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教学难点】理解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物理实验计算机辅助动画和幻灯使教师的讲授更为丰富、形象。【教学仪器】微型计算机、大屏幕彩色电视机、辅助教学动画软件。可调内阻蓄电池、投影式电压表 、演示电路板两块。投影幻灯机。【教学过程】师:我们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本章的开始我们曾经学过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导体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是什么?请××同学回答这个问题。生甲:(起立)导体的两端存在电压。师:对!请你再想一下,为什么导体两端有了电压,就会形成电流呢?生甲:(没有回答)师:请你先坐下。我们一起来看电视屏幕。(用手按计算机键盘“ZZ”,开始播放本节课的辅助教学动画。几秒钟后,电视屏幕上出现第一帧画面,以后教师的讲解与电视画面的转换同步进行。)这是两块平行的带电薄金属板,上板带正电荷,下板带等量的负电荷,两板间存在电压 ,这时两板间有着方向向下的匀强电场。如果我们用导线把两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图 1),导线中的正电荷就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上板向下板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当然实际的情况是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下板向上板移动,只是由于已经规定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为了方便,下面的讨论都针对正电荷。随着电荷的移动,两板上的带电量迅速减少,两板间的电压就越来越小,电荷的定向移动也就渐渐停止。如果要想维持电流,就必须设法把从上板移下来的电荷送回上板,但是在电场力作用下正电荷只能从电势高的上极板移向电势低的下极板。所以要形成持续的电流,就必须要靠电场力以外的力把电荷移送到电势高的地方,从而保持两板间的电压。能够起这种作用的装置就是电源。不同的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不同。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电源?(用手按计算机键盘数字键“l”,开始播放关于干电池的三维动画。)生:干电池。(屏示一号电池)师:若用电压表测干电池两极间的电压,是多大?生:1.5 伏。师:这种小的干电池呢?(屏示五号电池)生:也是 1.5 伏。师:再看这种电池,(此时电...